近日,我院神经内科收住一位脑梗入院的88岁老年患者,该患者因生活不能自理而长期卧床,其尾骶部及双侧髋部皆发生过压疮,入院时已经发展成陈旧性压疮,护士予以水胶体敷料外敷保护,并向患者家属嘱咐注意事项。
一日晨起,患者家属给患者翻身擦洗时不慎将水胶体敷料撕脱,创面约7*4cm伴渗血渗液,经院皮肤护理质控小组会诊后,随即制定治疗方案——使用预防创面感染的药物,促进创面湿性愈合,予以定时换药,加强患者的营养摄入,每小时予以翻身,并向家属加强宣教。

(护士治疗图片)
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,护士们根据患者创面情况每日换药,并督促其按时翻身,避免皮肤长期受压。在大家的精心照料下,患者创面皮肤逐渐愈合。

(创面渐渐愈合图片)
【压疮问题不可忽视】
压疮是长期卧床病人常见的并发症,是由于身体局部皮肤受压, 血液循环障碍,不能供给皮肤和皮下组织所需的营养,以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而形成溃烂和坏死,常发生在骨隆突处。引起压疮最基本的、最重要的因素是压力,摩擦力,剪切力,皮肤受潮湿,或排泄物(汗液、尿液、各种引流物)的刺激。
很多长期卧床的患者,因营养摄入不足或家属缺乏专业护理知识,常常会发生压疮。那么,如何预防压疮呢?
1.保持床单位清洁、平整、干燥、无碎屑,做到“六勤”,即勤观察、勤翻身、勤按摩、勤擦洗、勤整理、勤更换;细致观察易患部位的皮肤情况。
2.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:定时翻身,按病情每隔30分钟—2小时给予翻身一次。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,正确使用石膏,绷带、夹板及牵引器。
3.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:抬高床头一般应低于30°,并屈防止身体下滑移动,帮助患者变换体位时,应避免拖、拉、推等动作,使用便器时不可硬塞硬拉等。
4.促进皮肤血液循环:对长期卧床患者应进行主动或被动的全范围关节运动;患者变换体位后,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。
5.增进全身营养,保证能量及营养素的供给。
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