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养生《黄帝内经》给出:应顺应自然养生,一是顺乎自然而然的状态以养生。二是指顺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以养护调摄。包含“三调养四合理”,即阴阳、脏腑、气血的调养和饮食、起居、运动、情志的合理调养。中医认为四合理的生活习惯是健康的基础。
中医养生学重要的原则:春应肝而养生, 夏应心而养长, 长夏应脾而变化, 秋应肺而养,冬应肾而养藏。

冬季气候严寒,自然界的动植物均处于收藏蛰伏的状态。人也同样顺应着自然界的变化,进入冬藏季节,正如《内经》所说:“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,是气之常也;人亦应之。”又说:“冬三月者为封藏。”也就是说,一到冬三月,正是养精蓄锐的大好时期。
冬令进补能预防疾病的发生,以达到养生健体的目的,正象《内经》所说:“藏于精者,春不病温”,即在冬令进补,能使“精气”储存于体内,到春天就不会患病。反之,如不能做到这一点,那就会“冬不藏精,春必病温”,这也体现了中医预防为主的思想。现代研究发现,冬令进补,可起到调节免疫、加强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。从立冬到大寒(新年立春前),是冬季养生进补的最佳时期。

冬季进补的适宜人群:
亚健康状态者;久病体虚、慢性病患者;外科手术后;产后调理,调补养生;呼吸系统慢性病患者。
冬季养生饮食调养:
冬季养生宜吃食物:韭菜、板栗、牛肉、羊肉、鸡肉、猪肉。
推荐的药膳有:山药羊肉粥;核桃莲芡瘦肉粥;八宝鸡汤;传统桂圆莲芡八宝粥等。

冬季养生重点防寒保肾,需三点注意:
1、冬季寒热,一般会长期门窗紧闭,暖器空调长期加热,易使空气不流通,干燥,室内外温差大,人们易上火便秘尿黄及易患呼吸道疾病和诱发各种慢性疾病。此时需早晨、中午定期开窗门流通新鲜空气,定期洒水或放装水盆于室内,易保持空气湿润。
2、冬季常晒太阳,以壮阳气通经脉。
3、防寒重点部位头胸脚。
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