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暑的病死率介于20%~70%,50岁以上患者可高达80%。体温升高的程度及持续时间与病死率直接相关。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与神经系统、肝、肾和肌肉损伤程度及血乳酸浓度有关。昏迷超过6~8小时或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预后不良。
体温恢复正常后,神经功能通常也很快恢复,但有些患者也可遗留有轻度神经功能紊乱。轻或中度肝、肾衰竭病例可完全恢复。
中暑急救措施

01 移
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、通风的地方,解开衣裤,以利呼吸和散热。
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,或冰袋、冰块置于病人头部、腋窝、大腿根部等处。
将病人置于4℃水中,并按摩四肢皮肤,使皮肤血管扩张,加速血液循环,促进散热。待肛门温度降至38℃,可停止降温。
将患者躯体呈45度浸在18℃左右井水中,以浸没乳头为度。老年人、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,水温过低不能耐受。
4个人同时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体四周,把皮肤擦红,一般擦15—30分钟左右,即可把体温降至37—38℃,大脑未受严重损害者多能迅速清醒。
03 要充分饮用凉开水、饮料,并加少量盐,以补充体内盐分。
06 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,增强抵抗力,减少中暑诱发的因素。
07 可随身备有人丹、十滴水、藿香正气水、清凉油等。
08 多食含钾的食物,如海带、豆制品、紫菜、土豆、西瓜、香蕉等;常吃些苦菜、苦瓜等。
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